編曲_1     

[歌曲創作的結構]

有人說寫歌跟寫作文一樣~ 都須有段落! 分[起][承][轉][合]來讓歌曲更加生動!
在學習作曲、編曲前,[歌曲分析]算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知識,但歌曲的層次分析有分很多種:
分析旋律、分析和弦、以及 分析樂器的配置。
偏偏剛剛開始學習音樂時,有的人可能光是練習彈奏,就分身乏力~ 但唯有不斷的練習創作才能有所收穫!
所以古人說[讀書破萬卷,下筆如有神]就是這個道理吧!

雖然不乏有自創一格的創作方式~ 不一定要跟著別人制定的框框走~ 但學習初期有的可以跟隨的方式是不錯的方法~

我自己也在學習更好的歌曲創作方式~格物致知 學海無涯~大家一起努力吧^^


關於編曲時的 8 種段落名稱:

1).Intro(Introduction/ 前奏

2).Verse/ 主歌

3).Pre Chorus (Middle)/ 副歌前段 (導歌)

4).Chorus /副歌

5).Bridge / 橋段

6).Inter / 間奏

7).Instrumental solo /  樂器獨奏

8).Outro  / 尾奏

[前奏]

前奏(Intro)也就是歌曲一開始的樂器伴奏,接著再進入主歌(Verse)。
但並不是全部的歌曲都會這樣編排;一開始就從副歌(Chorus)開始的歌也是常見。
前奏就像是一個故事的首頁,會嘗試先醞釀出整首歌曲的氛圍情緒。

[主歌]

主歌(Verse)是一首歌的起頭,就跟寫文章一樣,歌曲也有所謂的 [起承轉合]。
如果前奏是 “起”,那主歌就扮演著 “承” 的角色,搭配歌詞描述著一段故事的開始。

[導歌 / 副歌前]

導歌(Pre Chorus)通常會安排在副歌的前面,也就是扮演 “轉” 的重責大任,負責將 “主歌” 與 “副歌” 連接起來;
在樂器編曲上會試著做出層次感,營造出情緒上轉換。才不會有硬轉到副歌的唐突感~

[副歌]

副歌(Chorus)通常也就是歌曲中,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段!也是整首個的靈魂~
大家都有過這種經驗,很多老歌即使忘了主歌,依然可以哼出副歌的主旋律或是歌詞;
為什麼會這樣呢? 這是因為副歌的 [主旋律] 在歌曲中重複的次數、以及旋律的設計有關,
因此多數的副歌也會是整首歌曲的 [記憶點]。
另外,副歌也扮演著 [合] 的角色,也就是綜合前面的故事劇情,來到了整首歌曲的主軸;
也是歌詞中要表達的故事核心。

[橋段]

橋段(Bridge)有點像是支線劇情,不一定會出現,但幾乎只要一出現,就會讓整首歌進入另一個情境,
打破原本歌曲的架構,讓聽眾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。
這部分有點像電影裡,導演為了讓電影更有深度,特別安排的一小段橋段;沒講明白讓,觀眾多一份想像力!
讓觀眾們會在看完電影後有一種 ,再看一次會有不同感受的思維。

[間奏]

間奏(Inter)是歌曲中的呼吸,也是讓聽眾休息的段落:。歌曲也有聽覺上的設計,有 [對比]才有生動起伏,
如果整首歌的編曲都設計很滿,很容易造成疲勞,這時候 間奏 就像是 [動作電影] 中的一個小休憩,
稍稍緩和一下聽眾緊繃的情緒。

[樂器獨奏]

獨奏(Solo)有點像 [間奏] 與 [橋段] 的功能,主要也是一種聽覺上的設計;利用編曲上的變化來調整情緒起伏,
主要差別在於此時會換由 [樂器]來擔任主角!另外,樂器的獨奏可能是 [吉他] 來彈奏旋律~

[尾奏]

尾奏(Outro)出現,就是歌曲即將進入尾聲了;許多歌曲會在最後一次副歌結束後,利用樂器來進行收尾的工作,
有的會以淡出(Fade Out)的方式結尾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南凱翔(taylor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